当前位置:首页 > 2017环保世纪行 > 内容

马龙资卡—民俗文化底蕴深

更新时间:2017-09-30 来源: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作者: 刘宗辉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来到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山旁水的村庄,青瓦白墙的民房,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,体现古代彝族人民生产生活情景的墙体壁画,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,古老的四合院、水碾房、水车、水碓、纺车诉说着古彝村的发展历史。










  这里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,2015年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。千百年来,彝族人民在这里休养生息,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。传承千年古老工艺的神奇“火草褂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传承千年的摔跤文化,练就了咨卡人民率直的性格;独家秘方酿制的彝家泡缸酒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远近闻名的“火把节”,吸引着八方游客;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花灯团场,是咨卡男女、老少的最爱;自发组织的多支群众农村文艺队,是咨卡人的精神食粮;十余首彝家敬酒歌,咨卡人百唱不厌。




   咨卡彝族“火草褂”的制作工艺纯熟,其制作过程有采摘火草叶、清水洗净火草叶、撕取火草绒纤维、用纺车纺火草线等九道工序。彝族的火草褂洁白如雪,质地柔软,越洗越白,越洗越厚,严实紧密,防水保暖,每件重1.8公斤。但织一件火草褂要付出很多劳作和艰辛,需要采摘四大背篓火草叶,白天采摘,晚上缉取火草白绒纤维,边缉边拈成火草线。火草叶堆放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就难缉取火草白绒纤维。采摘火草叶的季节性很强,织工往往是在立秋节前采叶拈线,立秋后从事其它工艺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每件火草褂可卖60元左右,八十年代可卖200元左右,九十年代可卖400元左右,现在可卖2千元左右。保护和发展火草褂纺织产业,不仅可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。而且,可提高马龙县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马龙火草褂的知名度,保护和发展火草褂产业,使严重濒危的火草褂纺织手工艺得以活态传承发展,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。“火草褂”编制工艺传承人李桂兰老人无私地向村中妇女传授技艺,让这一文化遗产不断传承;纯天然纯手工土罐“泡缸酒”秘方世代传承,各家都有各家的风味;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的“摔跤节”,六月二十四日的“火把节”,吸引了县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。



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